日食的種類分有四種:偏食、全食、環食和全環食。(圖二)全食和環食又合稱為中心食。在中心食發生時,必附帶著發生偏食的。
在未談到這幾種日食的成因前,我們先來看看月球的影子,與及它和地球、太陽之間的關係。
月球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和偽本影,本影和偽本影都是呈錐狀和較暗黑的。
地球和月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的,因此,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距離隨時都在變化著,而月球的本影長度也跟月球和太陽間距離遠近而改變。離太陽愈遠,本影錐就愈長,相反離太陽愈近,本影錐就愈短。同樣地,太陽的視角徑也可從離地球最遠時的31'28'',變到離地球最近時的32'32'',而月球的視角徑亦可由29'22''增大至33'26''。換句話說,當月球離地球較近時,看起來便會比太陽大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月球可以完全遮蓋太陽的道理。
明白了這個相互關係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幾種日食的成因。
日偏食(PARTIAL ECLIPES)
當月球的半影掃過地球表面,而被它所掃過的地方,人們看到太陽的一部份被遮蓋了,另一部份仍發出光芒,這就是日偏食。偏食的程度要視乎太陽被遮部份的大小,被遮部份愈大,偏食的程度愈也愈大。
日全食(TOTAL ECLIPSE)
當月球本影錐的長度超過月地距離時,本影錐便掃到地面,被本影錐掃過的地帶,叫全食帶,在食帶內人們可看到整個太陽被遮蓋了,這便是日全食。
日環食 ( ANNULAR ECLIPSE )
當月球本影錐的長度比月地距離小時,本影掃不到地面,而是它延長出的偽本影錐掃到地面,被偽本影掃過的地帶叫環食帶。在食帶內,人們可以看到太陽中央部份被遮蓋了,只留下一圈狹窄的光環,這就是日環食。
全環食 ( ANNULAR TOTAL ECLIPSE )
這是一種比較罕有的日食現象。
全環食只發生在地球表面與月球本影尖端很接近的情況下,或者月球與地球表面的距離和月本影的長度很接近的情形下。這時當月球偽本影掃到地面某一地區,在這裡產生了日環食,而隨著月影的移動,過一些時間,月球本影達到地球表面另一地區,這裡就發生了日全食,而後月球本影離開地面,又是月球偽本影掃過地球表面另一地區,這裡又發生日環食。它的順序是環食──全食──環食,即為全環食。(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