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天文平有平玩」一個機會

Celestron Meade Vixen Takahashi Astrophysics
Sbig CCD ToUcam Coronado Filter Nikon Canon
<br> 目鏡 ED折射鏡 反射鏡 折反射鏡 太陽望遠鏡 鑢鏡 相機 鏡頭
回覆文章
頭像
funoooo
夸克星
文章: 7831
註冊時間: 週五 30 6月, 2006 16:34
聯繫:

文章 funoooo » 週六 27 3月, 2010 09:28

有關 Kson KTE80080EQ 測試報告已出, 重點回覆如下:
1. 赤道儀很「單薄」, 赤道儀底座連接用一片金屬, 這明顯不利隱定性, 裝上800mm牛反, 是頭重腳輕, 望遠鏡任何輕微震動, 都要三四秒才停止。另小許推動望遠鏡, 可以使赤道儀離地(即可能要重新對極軸), 也會做成使用上的不便。
这款EQ的确很轻, 稍微重点的产品确实不好用。使用EQ3如何?价格增加不很多, 但是明显改善。可以使用Kson的另外一款脚架, 有成本增加, 但是效果的确很好。EQ3也可以接Kson的1x电跟系统, 而且更准确,原来的程序是为eq3做的。

2. 另裝上鏡後, 平衡鎚最盡位置都仍不足抵消望遠鏡的重量(未有目鏡!!)。
用EQ3可以配更重的平衡锤。

3. 沒有極軸鏡是廉價赤道儀常見的了, 但這個赤道儀只有仰角的調較螺絲, 水平方向只可以鬆開赤道儀的腳架之間的大螺絲以手左右移, 也增加了對軸的困難(尤其是要用牛頓主鏡當軸鏡)。
国产的EQ1, EQ3, EQ4等系列确实没有极轴镜,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安装。也许我们可以改装, 但是功夫多多。

4. 望遠鏡的光軸不準, 要重新調教(謝謝鏡神幫忙), 調光軸用了Burgess 6mm行星目鏡, 而跟套裝的目鏡質素不好(有色差及成像不銳利), 在加套裝內那個倍增鏡就更差。
牛反有这样的问题,对于要求极高的使用者,建议自己调整。毕竟运输中有可能影响出场时的校正。
但調好光軸後, 土星都可清晰看到環(Burgess 6mm, 133倍), 三吋鏡可支持這個倍數(理論上的最高倍數是150倍), 愚見認為是交足功課了。調焦筒有小許虛位, 也沒有銷定功能, 拍攝時可能有困難。
Kson的牛反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该款的调焦座应该是塑料的,如果使用我们的金属调焦座,有锁定功能,应该有很大改善。
5. 電跟的追蹤用一彈簧作為下壓及一條繩縛在軸上(繩是包在套裝內的), 給人一種粗糙的感覺。但在極軸有誤差下, 可以在三分鏡內保持土星在視場內(60 x 60/[2 x 133]= 移動少於13.5角分), 如果用手調DEC軸(不動RA), 更可保持到10分鐘(即誤差主要是drifting)。
我可以再改个程序专门用于EQ1B的,可以更长时间保证在视场内。使用绳子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毕竟改装不能与原配这几相比。 我们留意,也许有其他解决方案。

7. 鏡神指個腳架可改為相機用的赤道儀, 我是十分贊同, 這應是個不可多得的輕便平價相機用赤道儀。

8.總結, 這是一個平價可用的赤道儀加一個小型但可接受的長焦牛頓鏡, 但兩者並不應結合在一起, 赤道儀用於輕型短焦鏡或相機, 而光學特性不差的f/10牛頓, 應找個好一點的腳架。
同意

三月19日再試了Kson 80800 + EQ1。
仍然是那句: 支鏡的光學不俗, 而腳架不配合, tinping及Subara也是類似的評語。
好不改用平價器材去試的原則, 但EQ1赤道儀實在不能負擔K80800牛仔, 只好用了一個英田燕尾將K80800裝到LXD75上。

我会给出一款价格稍微贵些, 但是基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的产品给你和同好。

總結: 根據今次測試, 有以下重個幾點:
1. 雖然平有平玩, 但需要在價錢及質量作平衡. eq1 始終是給小型望遠鏡及星野攝影用, 但不合適重型鏡.
2. 如果以 80mm 牛反, 一般要 EQ3 或以上才能發揮穩定作用.

我應該試拿一套 EQ3 再作測試.

有關 Eddyso 講"電動赤道儀天文望遠鏡". 因超 budget, 早前沒有考慮. 但看情況仍需要引入一套作測試.

到時煩請鄧登凳再次出手測試. 如各好有興趣, 請大家多多支持.

現測試完 KsonEQ1 + 追蹤, 用 Demo 價賣. HK$450.00 (只此這一台).
Kson KTE80080 牛反用 Demo 價賣. HK$ 700.00 (只此這一台).
請大家多多支持.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六 27 3月, 2010 15:57

更正一點:

KSON 80mm口徑 800mm焦距牛反的調焦是金屬的, 在紙盒底找到了鎖焦的螺絲, 是可以鎖焦點的。

但看用這個加BenQ 1060拍的照片:
圖檔

左下方的星點圓, 但其他的星點有一些長形, 但拉長的方向不同, 所以不是追蹤引起的拉線, 而也不是由中央向外擴散, 所以應該不是彗差[長焦很少有明顯的這類問題], 目視時也不覺有彗差。我估是由於調焦筒有小許虛位, 而相機加目鏡有一定重量, 所以加了相機後, 調焦筒向下彎了小許, 因而目鏡的光軸有偏差所致。

如果所估的沒有錯, 那是很難更正的, 但如不拍近天頂的天體, 情況或許會較好, 目視是沒有問題的, 但總要新鏡主願意接受拍攝上的限制才好。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五 02 4月, 2010 04:25

Eddy兄數百元的BenQ DC1060相機拍月球也不俗 :)
圖檔

頭像
Eddy So
夸克星
文章: 16078
註冊時間: 週四 04 12月, 2008 22:35
來自: 中男海

文章 Eddy So » 週五 02 4月, 2010 11:01

鄧登凳 寫:Eddy兄數百元的BenQ DC1060相機拍月球也不俗 :)
我還會多改裝一台可以用ISO6400拍高清質數照片(最長曝光時間15秒)的BenQ DC(HK$699),完成後再拿給你試試。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三 07 4月, 2010 22:00

沒有星看, 只好繼續做平價天文器材測試。

tatkongau師兄談起改機,
http://www.hkastroforum.net/viewtopic.p ... 155#182155, 那在中價天文器材中, 用數碼單反機(DSLR)的, 一般都要改機, 原因是DSRL的感光元件前濾鏡, 一般為了防紅外線, 會將近紅外線的紅色光都隔除了(我也用Sony Alpha做了下面所述的實驗, 證實Sony DSLR對紅外線基本上不感光, 但紅光色譜長度也減短了), 但放射星雲有很多的光來自Hydrogen-alpha, 那也會被那濾鏡隔除了。而中價器材的DSLR要改機, 也要千多元。

那平價的數碼機如何, 我懷疑是平價數碼相機是沒有隔除紅外線的濾鏡的, 我用Eddy兄的BenQ 1060拍月球時出現藍邊加深了我的信念。那應該這種機是不會阻礙較大波長的紅光的(如Hydrogen-alpha Line)。

當然最好的確認是拍星雲類天體。但天氣不好, 只好做點室內實驗。

光源: 鹵素燈泡射燈。
繞射光柵(diffraction grating): CD鐳射光碟。

用BenQ DC C1060拍攝燈泡的光譜。

結果, 應整個紅光光譜都能感光, 紅外線都同時感光。

(紅外線感光能力以拍遙控器的紅外光源確定)。

實驗結果顯示, 平價的BenQ C1060應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顏色。
附加檔案
IR from remote.jpg
IR from remote.jpg (329.95 KiB) 已瀏覽 4708 次
High ISO1.jpg
High ISO1.jpg (154.27 KiB) 已瀏覽 4708 次
Low ISO2.jpg
Low ISO2.jpg (30.61 KiB) 已瀏覽 4708 次

頭像
Eddy So
夸克星
文章: 16078
註冊時間: 週四 04 12月, 2008 22:35
來自: 中男海

文章 Eddy So » 週四 08 4月, 2010 00:15

令我驚喜的消息,我會加緊趕快完成第二部BenQ的改機工作! [樂奔]

頭像
WFPC2
夸克星
文章: 2846
註冊時間: 週三 04 7月, 2007 08:21
來自: Andromeda Galaxy

文章 WFPC2 » 週四 08 4月, 2010 00:46

鄧登凳 寫:
實驗結果顯示, 平價的BenQ C1060應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顏色。
Eddy So 寫:令我驚喜的消息,我會加緊趕快完成第二部BenQ的改機工作! [樂奔]

若BenQ C1060己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效果,仲要去花錢改機? :shock:

頭像
Eddy So
夸克星
文章: 16078
註冊時間: 週四 04 12月, 2008 22:35
來自: 中男海

文章 Eddy So » 週四 08 4月, 2010 01:10

WFPC2 寫:
鄧登凳 寫:
實驗結果顯示, 平價的BenQ C1060應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顏色。
Eddy So 寫:令我驚喜的消息,我會加緊趕快完成第二部BenQ的改機工作! [樂奔]

若BenQ C1060己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效果,仲要去花錢改機? :shock:
請注意:是第二部BenQ,不是同一部BenQ,其ISO可達6400(HQ or VGA mode only)及達15秒曝光時間,比現時的那一台規格較高。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四 08 4月, 2010 12:10

WFPC2 寫:

若BenQ C1060己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效果,仲要去花錢改機? :shock:
相信Eddy兄只是加裝一個接駁目鏡的螺絲接口, 應花費是一百幾十以內吧。

頭像
Eddy So
夸克星
文章: 16078
註冊時間: 週四 04 12月, 2008 22:35
來自: 中男海

文章 Eddy So » 週四 08 4月, 2010 15:07

鄧登凳 寫:
WFPC2 寫:

若BenQ C1060己可拍出改了機的DSRL效果,仲要去花錢改機? :shock:
相信Eddy兄只是加裝一個接駁目鏡的螺絲接口, 應花費是一百幾十以內吧。
沒錯!祇是接環一個,已訂購了,價值RMB¥110:
http://bbs.astron.ac.cn/thread-67569-1-1.html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四 08 4月, 2010 16:20

忽發奇想考慮另一可能性

仍以BenQ C1060及Kson的80mm X 800mm牛反為基礎。

BenQ CCD 為6.16mm X 4.62mm的大小, 用ISO3200時像素為2048x1536, 那是3 microns X 3 microns 像素

25mm PL目鏡, 32倍,系統焦距 32 x 6.2 = 198.4, 系統FOV= 2 X arctan(7.7/[2 X 198.4] = 2.22度, 但目鏡FOV=50/32=1.56度, 因此實質FOV為目鏡FOV(會有黑圈)。焦比會受相機所限是f/2.8。

由於Kson的EQ1不合用, 那考慮如果用地平式自動追蹤雲台(alt-azimuth goto mount)會怎樣呢? 當然, 那會有場旋(field rotation), 但以8秒的拍攝時間來說, 場旋會不會超過一個像素即3 microns? (疊相時 DSS會自動更正照片間的場旋。

用了一個場旋計算機來考慮: http://celestialwonders.com/tools/rotat ... rCalc.html

極軸誤差為90-22.5=67.5度=4050角分 :!:
假定視場中心的追蹤是準確的, 那guide star angle就是半個視場, 即1.56度/2 = 0.78度。

用那些數據推算不同的DEC下的場旋, 發現由51度至-51度赤緯, 場旋都少於3 microns, 那即大部份的天區其實可用地平式自動尋星雲台來拍攝 8)

小弟有個C記80mm 400mm普消鏡的地平式追蹤雲台(是二千多元的平價套裝), 那有效焦距少了一半, 同時視場角度增加一倍, 所以同樣都是-51 至 51 度赤緯可用。

頭像
MANDII
夸克星
文章: 2951
註冊時間: 週二 28 7月, 2009 15:13
來自: HK

文章 MANDII » 週四 08 4月, 2010 17:54

先不说用什么仪来跟踪方面的。
DC应该只能拍星团,或者可能星系,而且还要很光的那种,因此数目不会很多,星云怕且难了。 DC应该主打行星类,那并不用长时间暴光(小于3seconds可以了)。

頭像
Eddy So
夸克星
文章: 16078
註冊時間: 週四 04 12月, 2008 22:35
來自: 中男海

文章 Eddy So » 週四 08 4月, 2010 18:15

鄧登凳 寫:忽發奇想考慮另一可能性
仍以BenQ C1060及Kson的80mm X 800mm牛反為基礎。
BenQ CCD 為6.16mm X 4.62mm的大小, 用ISO3200時像素為2048x1536, 那是3 microns X 3 microns 像素
25mm PL目鏡, 32倍,系統焦距 32 x 6.2 = 198.4, 系統FOV= 2 X arctan(7.7/[2 X 198.4] = 2.22度, 但目鏡FOV=50/32=1.56度, 因此實質FOV為目鏡FOV(會有黑圈)。焦比會受相機所限是f/2.8。
由於Kson的EQ1不合用, 那考慮如果用地平式自動追蹤雲台(alt-azimuth goto mount)會怎樣呢? 當然, 那會有場旋(field rotation), 但以8秒的拍攝時間來說, 場旋會不會超過一個像素即3 microns? (疊相時 DSS會自動更正照片間的場旋。
用了一個場旋計算機來考慮: http://celestialwonders.com/tools/rotat ... rCalc.html
極軸誤差為90-22.5=67.5度=4050角分 :!:
假定視場中心的追蹤是準確的, 那guide star angle就是半個視場, 即1.56度/2 = 0.78度。
用那些數據推算不同的DEC下的場旋, 發現由51度至-51度赤緯, 場旋都少於3 microns, 那即大部份的天區其實可用地平式自動尋星雲台來拍攝 8)
小弟有個C記80mm 400mm普消鏡的地平式追蹤雲台(是二千多元的平價套裝), 那有效焦距少了一半, 同時視場角度增加一倍, 所以同樣都是-51 至 51 度赤緯可用。
小弟較早前已經很想用這個方法去拍攝,希望鄧SIR可早日抽空試試,如果改機工作順利的話,到時亦可以交給你試試以ISO6400 + 曝光15秒 + 16:9 高清模式(四個黑角有可能會不見了)會是什麼效果。

頭像
鄧登凳
夸克星
文章: 9493
註冊時間: 週一 03 8月, 2009 17:15
來自: 3rd planet of solar system

文章 鄧登凳 » 週四 08 4月, 2010 18:40

MANDII 寫:先不说用什么仪来跟踪方面的。
DC应该只能拍星团,或者可能星系,而且还要很光的那种,因此数目不会很多,星云怕且难了。 DC应该主打行星类,那并不用长时间暴光(小于3seconds可以了)。
看早前在此的討論, 用Eddy兄的BenQ, 土星及月球在有薄雲下拍過了, 但很可能欠缺紅外線隔離, 效果不太理想。

M42星雲BKSo師兄用Sony ISO800的DC已拍過。Eddy兄的相機拍到的機會應更高, 也很可能顏色更多紅。

鬼宿星團小弟在透明度不佳和還有月光的情況下用Eddy的BenQ都拍到, 如在更黑的環境及高透明度下, 應有更好的效果。那感光能力應足夠拍星雲。

不要小看追蹤的問題, 大部份天區8秒的場旋不多(少於一像素), 但以天球赤道的星來說, 8秒己移動了2角分(2 arc minutes), 那以Kson80080 + PL25 + BenQ 1060來說, 是移了38個像素點, 那即是明顯拉線了。這就是有地平式自動追蹤和沒有追蹤的重要分別!

頭像
MANDII
夸克星
文章: 2951
註冊時間: 週二 28 7月, 2009 15:13
來自: HK

文章 MANDII » 週四 08 4月, 2010 19:46

是吗,你说的Sony都不知是怎样货色的机来的,说不定是高挡野。你看过他的M42,那有没有看过其它的星云或者其它的呢,我想假如得,那他早也给你看了,是不是。再说,能拍到M42也不足为奇的吧。我重点要说的是数目上的问题。我觉得那部BENQ 不会比SONY的那部强,才几百蚊怎么可能会强呢,我估那部SONY可能要2,3000蚊,以当时的价来说。就拿M42作试验吧,话得说白一点比较好,我认为BENQ是拍不到M42的,不信请凳叔你下次试试好吗。
以能拍到的深空天体数目上来评估,BENQ在HK拍,不会超过10个,而且仲要是星團为主。我说的用几百的DC,不如用DSI I ,价钱也只差几百,起码人地话洒个名都叫做深空拍摄机麻,何必要冒那样没必要的险呢。DC拿来怕月,拍行星。因为DSI反而拍行星拍月不行,光线问题。两者那样配答,很好。

另外,跟踪拉线的问题,图像处理software 在stacking前能解决的,能容纳误差的程度要比你说的那个数高很多的,赤道仪进量做到精确可以了。

回覆文章

回到「廠製儀器 Factory Equipment」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