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鏡 2

Celestron Meade Vixen Takahashi Astrophysics
Sbig CCD ToUcam Coronado Filter Nikon Canon
<br> 目鏡 ED折射鏡 反射鏡 折反射鏡 太陽望遠鏡 鑢鏡 相機 鏡頭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論鏡 2

文章 Subaru » 週六 17 12月, 2005 21:50

在網上有很多不同鏡頭的測試報告, 不過都是拍一般景物, 我們拍星野的就是最關心鏡頭拍攝星點的表現, 於是早前一口氣測試了幾支不同廠的50mm f/1.4標準鏡, 看看那一支最好.

拍攝器材: 已改裝的Canon EOS 300D, ISO100, RAW, Custom white balance, 追蹤曝光15秒, 於市區內拍攝, 鏡頭光圈收至f/2.8

從左到右分別是: Canon EF 50mm f/1.4 USM、Carl Zeiss 50mm f/1.4 MM及舊款Nikkor AI 50mm f/1.4

上: 中心
下: 邊角位
圖檔

苏鲁锭
主序星
文章: 280
註冊時間: 週六 19 8月, 2006 21:34

文章 苏鲁锭 » 週五 08 12月, 2006 12:27

Wah! 寫: …………………………
究竟眾人在光柵目鏡內看到的是什麼? 原來鏡面上的光柵像是完全筆直, 之前以室內null test所試過的眾鏡都未曾有如此完美的效果!

我們進一步測試Mewlon的完美程度, 改用更精確的佛科測試. 為了以最平直的刀口測試, 不惜犧牲一片新鮮刀片的一截, 貼在沒有目鏡的調焦座上. 初看佛科影像, 發現鏡面整體平整, 中央約1/2半徑範圍有輕微鼓起的感覺, 邊緣有輕微環形區, 更加覺得佛科測試的精確程度遠超於光柵. 但是佛科像下的Mewlon竟然發現是不完美? Mewlon馬上大吐苦水, 認為是痔蒼遺患. 原來當時測試時, Mewlon後面是加了一個1/12波長精度的天頂菱鏡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測試精確度, 我們把菱鏡拿走, 直接以"斷頸"姿勢看其佛科像.

最震撼人心的時刻發生了!!!!
佛科像的鏡片是完美無瑕, 完完全全地平整, 刀口在焦點切下時, 整個鏡面同時間均勻地暗下來, 除了受大氣氣流影響之外, 鏡面基本上是見不到有光暗凹凸之處!!!!! ……………………
反复看此文,收获甚大!
我磨的镜子做到“光柵像是完全筆直”(光柵10线/MM)不困难。
我也能将抛物面镜修改到“ 刀口在焦點切下時, 整個鏡面同時間均勻地暗下來”(在自准直平面镜前,用0。03MM宽的狭缝)。
我现在有一个口径200MM,焦距1000MM的抛物面镜 正要请一位热心的同好帮我与国外的名牌镜子对比一下成象质量。

苏鲁锭
主序星
文章: 280
註冊時間: 週六 19 8月, 2006 21:34

Re: Autocollimation試鏡法

文章 苏鲁锭 » 週日 10 12月, 2006 10:44

Subaru 寫:其實autocollimation試鏡法是null test的一種, 方法其實非常簡單, 把光源及刀片放在被測試望遠鏡的焦平面, 望遠鏡會把光折射或反射到前面的基準平面鏡, 平面鏡再把光反射回望遠鏡的主鏡, 主鏡把光聚焦, 測試員便利用光柵或刀片來測試鏡面的影像. 假如望遠鏡對無限遠的景物矯正優良(無球面像差), 利用光柵看就會得出平直的線條, 佛科像也會很均勻地暗下去.

由於光線是通過被測試的望遠鏡兩次, 測試的敏感性比之前所講的null test高一倍.
我用这个方法,拍了一些我磨制的口径200MM F1000MM的抛物面 光栅图。(光栅 5线/MM)
附加檔案
B5-1.JPG
B5-1.JPG (87.96 KiB) 已瀏覽 36015 次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數碼相機”紫邊”的由來

文章 Subaru » 週二 01 5月, 2007 22:59

數碼相機”紫邊”的由來:

瀏覽很多關於數碼攝影的網站, 發覺有頗多人對數碼影像的紫邊問題很不滿. 而且有些銘鏡名名用在菲林上有很好的表現, 但一用在數碼感光元件上, 紫邊問題就嚴重起來.

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成因, 是鏡頭的色差所致, 但有很多已經標榜用了ED、LD或SD鏡片的鏡頭, 於開盡光圈時也有頗嚴重的紫邊問題, 為什麼呢?

其實另一個懸兇是紅外線, 由於CCD及CMOS也對紅外線敏感, 就算廠方在CCD前加了natural rolloff的紅外線濾鏡, 也不能百份百過濾紅外線, 如果用折射鏡的話, dispersion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如圖中所示, 我利用原裝的數碼相機對著手提電腦的IR port拍攝, 大家見到用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紅外線是紫色的, 為什麼是紫色而不是紅色呢? 其實是natural rolloff的IR filter同Bayer filter嘅問題. B channel filter擋隔紅外線的效能最弱, 所以最光, 而G channel最能過濾紅外線, 就最暗. 綜合了RGB, 紅外線就被演繹成紫色了!

它不單只帶來紫邊問題, 也影響到天文照片的色彩飽和度及其觀感, 所以我一直覺得數碼天文影像的色彩無菲林噤靚, 恆星的色調很淡, 呢個可能係其中一個原因.

希望數碼相機的廠商, 將來可以用好一點的紅外線濾鏡來改善這個問題.

下次發覺有紫邊問題, 不要只怪支鏡.
附加檔案
DSCF1289.jpg
DSCF1289.jpg (111.85 KiB) 已瀏覽 34543 次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折射望遠鏡的測試

文章 Subaru » 週一 11 6月, 2007 00:19

一支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的設計及質素, 有以下幾個方面去評估:

1. 玻璃同鍍膜的質素: 把物鏡放在白紙上, 看其透光率, 好的鏡片同鍍膜, 看起來會很通透; 質素差的, 透光率會較低同變色.

2. 設計給高倍用的望遠鏡, 軸上的球面像差同色差修正是很重要的, 可以用以下方法去測試:

- 星像測試: 觀察焦點上及焦點內外的星像來判斷像差矯正, 是其中一個ultimate test, 可惜只可以在天氣許可的情況下進行.
- 高倍月面: 可以用來觀察色差同耀光問題.
- Collimated test及Auto-collimated test: 可以用來測試球面像差及Spherochromatism, 是其中一種比較常用的lab test.
- 刀片法: 用來測試研磨水準如鏡面的平滑度同有沒有環形區, 及可以用不同顏色濾片來量度軸上色差.

3. 專門設計給拍攝星野用的折射鏡(通常是3片完全分離式的Tessar, 或4片的Petzval) 就要測試其off-axis上的表現:

- 軸外的星像表現: 拍攝星點或遠方的point source, 觀察彗形像差、像散、場曲及lateral colour的問題, 是天文攝影鏡頭的ultimate test.
- 周邊減光: 把望遠鏡對焦在無限遠上, 拍攝數張flat field, 看看周邊減光的情況.
- 拍攝遠方的橫直線, 量度望遠鏡的distortion問題.

4. 遮光片的安裝: 把眼放在對焦座後的焦點位觀察物鏡, 看看遮光片有沒有遮擋著物鏡, 一些平價折射鏡, 把遮光片擋住物鏡的外圍收光圈來減少色差, 等同一支細口徑的望遠鏡, 大家不可不知!

5. 另外, 對焦座的行程同順滑程度也是要測試的項目之一, 對焦座的backfocus一方面要配合到相機作直接焦點的拍攝, 目視時就算加唔加天頂稜鏡也要對到焦.

頭像
Gally
中子星
文章: 1022
註冊時間: 週四 21 6月, 2007 21:45
來自: 青衣

文章 Gally » 週日 23 12月, 2007 05:43

真係一編好好的文章, 令我知道以後要如果去選擇鏡頭同望遠鏡, 又教識我如果去測試光軸, 謝謝 Subaru同幾位高人的分享 :)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Sky90

文章 Subaru » 週一 14 7月, 2008 23:30

玩咗天文一段時間, 主要都是用反射鏡, 今年終於購入人生中第一支螢石折射鏡, 那就是高橋的Sky90.

Sky90的鏡片是兩組兩片分離式設計, degree of freedom較大, 用了一片螢石玻璃在前組鏡.

買它的原因, 是因為它比較versatile, 細細支, 可以帶它出國拍攝, 口徑也有3吋以上, 合乎集光力的最低要求. 現時由於以拍攝數碼為主, Sky90配合專用減焦平場鏡的45mm像圈同f/4.5焦比已經好夠用.

用了幾個月, 初步了解了這支鏡的特性.

1. 用它來做一般觀測, 反差頗為理想, 跟C5比用來看木星土星比, 解像力是C5好一點, 但Sky90的反差明顯較高, 目視觀測看起來會比較舒服同銳利, edge effect很強.

2. 色差方面, 就不及TSA102低. 用來看木星土星, 幾乎沒有色差, 唯一是觀看月球時, 就有很輕微洋紅色的secondary spectrum.

3. 如用來看高倍, 加了專用的Extender-Q 1.6x, 球面像差的修正會較好, 銳利度相對較高, 但色差及場曲方面就沒有明顯改善. 假如看高倍的話, 建議一併購買這個Extender-Q.

4. 加了專用減焦平場鏡, 用APS-C的數碼相機來拍星雲星團, 效果非常理想, 星點頗幼細及圓, 色差不大, 比一般長鏡優勝. 我把拍攝出來的影像拿去分析, 得到以下的結果.

5. 在APS-C的數碼機上, 加了減焦平場鏡時, 週邊減光不大, flat field較易處理.

剛買它回來的時候, 睇高倍時發覺光軸唔係太準同有一點pinched optics, 於是用star test來調校光軸去解決了這個問題. Star test是要用高倍(150倍或以上)來看diffraction pattern去做.

1號及2號螺絲是用來固定鏡片, 假如發覺有pinched optics, 可慢慢用六角匙鬆它, 直到Airy disc及diffraction ring 成為圓點及圓形, 而鏡片還是被固定的.

3號螺絲是用來調校光軸, 用六角匙調校這三口螺絲, 直至diffraction pattern成為同心圓.

總括來講, 假如只可以擁有一支折射鏡的話, 我覺得就是這支Sky90了.
附加檔案
DSCF2808.jpg
光軸調校螺絲
DSCF2808.jpg (67.05 KiB) 已瀏覽 30222 次
Sky90 f4.5 APS-C field curvation.jpg
Sky90 + reducer / flattener的分析
Sky90 f4.5 APS-C field curvation.jpg (62.47 KiB) 已瀏覽 30222 次

alex
超新星
文章: 9
註冊時間: 週五 02 11月, 2007 16:17

文章 alex » 週四 17 7月, 2008 23:52

请用过的前辈说说感受
C10N
C11
12”DOB F6、F7
1、目视
2、前两个的照相素质
3、以上三款性价比


Alex

TONGKW
中子星
文章: 1956
註冊時間: 週二 13 9月, 2005 14:35
來自: Hong Kong

文章 TONGKW » 週日 20 7月, 2008 14:03

alex 寫:请用过的前辈说说感受
C10N
C11
12”DOB F6、F7
1、目视
2、前两个的照相素质
3、以上三款性价比
Alex
----

你所提及那些鏡(C10N 應是 Celestron 10 英吋牛反,C11是 Celestron 11英吋施卡,而12 英吋是多布森牛反)在香港使用人仕不多,主要是太大不易便携,我相信因而没有人回應。
這裡最多人使用C8/C5及短焦折射(普消及ED)等。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文章 Subaru » 週日 20 7月, 2008 16:00

TONGKW 寫:
alex 寫:请用过的前辈说说感受
C10N
C11
12”DOB F6、F7
1、目视
2、前两个的照相素质
3、以上三款性价比
Alex
----

你所提及那些鏡(C10N 應是 Celestron 10 英吋牛反,C11是 Celestron 11英吋施卡,而12 英吋是多布森牛反)在香港使用人仕不多,主要是太大不易便携,我相信因而没有人回應。
這裡最多人使用C8/C5及短焦折射(普消及ED)等。
其實我們間唔中也有用過C11及12" 杜蘇式鏡, 不過要出一編較詳細的報告就需要一點時間. 基本上呢三支鏡可以話係唔同category的鏡, 12" 杜蘇式鏡的range也很大, 最平幾千蚊, 貴價的要幾萬蚊, 所以好難比較. 12" 杜蘇式鏡大多是f/5, f/6及f/7的多數是tailor made, 而且鏡筒太長, 不太合適做Dobsonian.

alex
超新星
文章: 9
註冊時間: 週五 02 11月, 2007 16:17

文章 alex » 週一 21 7月, 2008 10:24

TONGKW 寫:
alex 寫:请用过的前辈说说感受
C10N
C11
12”DOB F6、F7
1、目视
2、前两个的照相素质
3、以上三款性价比
Alex
----

你所提及那些鏡(C10N 應是 Celestron 10 英吋牛反,C11是 Celestron 11英吋施卡,而12 英吋是多布森牛反)在香港使用人仕不多,主要是太大不易便携,我相信因而没有人回應。
這裡最多人使用C8/C5及短焦折射(普消及ED)等。
C5/MK5" 哪一个的目视要好点呢 行星/深空
C5主镜前面是改正镜片
MK5"主镜前面是弯月透镜
我看过的BOSMA150/1800MM的MK行星效果不及C6.
以上仅个人观点,请指正.
多谢

Alex

alex
超新星
文章: 9
註冊時間: 週五 02 11月, 2007 16:17

文章 alex » 週一 21 7月, 2008 11:41

TO Subaru:
引子:一个朋友说,SCT目视的锐度不好,没有ED或APO更能够看清楚行星的细节,例如行星表面的云带和气团,如木星。
1、用SCT来目视有什么办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锐度不好的问题吗?
2、SCT的锐度、亮度、分辨率怎么样呢?以C8与8“F6.5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比较。

Alex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文章 Subaru » 週一 21 7月, 2008 20:33

alex 寫:TO Subaru:
引子:一个朋友说,SCT目视的锐度不好,没有ED或APO更能够看清楚行星的细节,例如行星表面的云带和气团,如木星。
1、用SCT来目视有什么办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锐度不好的问题吗?
2、SCT的锐度、亮度、分辨率怎么样呢?以C8与8“F6.5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比较。

Alex
用APO折射鏡睇高倍行星, 反差的確比較高, 影像也很乾淨, 但以C8雙倍價錢的折射鏡來看, 還是C8的解像力會較高.

SCT由於副鏡較大, 影響了反差, 但這個問題不必太擔心.

假如一支C8校好光軸, 又達到thermal equilibrium的話, 我敢講世上暫時沒有另一支差不多價錢同重量的望遠鏡可以睇到更多.

基本上C8可以在80%的情況下發揮到水準, 餘下的20%, 只有在極好seeing及沒有筒內氣流之下, 長焦牛頓才可以見到更清晰的影像.

alex
超新星
文章: 9
註冊時間: 週五 02 11月, 2007 16:17

文章 alex » 週二 22 7月, 2008 19:57

Subaru 寫:
alex 寫:TO Subaru:
引子:一个朋友说,SCT目视的锐度不好,没有ED或APO更能够看清楚行星的细节,例如行星表面的云带和气团,如木星。
1、用SCT来目视有什么办法能够很好的解决锐度不好的问题吗?
2、SCT的锐度、亮度、分辨率怎么样呢?以C8与8“F6.5牛顿反射式望远镜比较。

Alex
用APO折射鏡睇高倍行星, 反差的確比較高, 影像也很乾淨, 但以C8雙倍價錢的折射鏡來看, 還是C8的解像力會較高.

SCT由於副鏡較大, 影響了反差, 但這個問題不必太擔心.

假如一支C8校好光軸, 又達到thermal equilibrium的話, 我敢講世上暫時沒有另一支差不多價錢同重量的望遠鏡可以睇到更多.

基本上C8可以在80%的情況下發揮到水準, 餘下的20%, 只有在極好seeing及沒有筒內氣流之下, 長焦牛頓才可以見到更清晰的影像.
以上话我理解为:
1、大概一个高品质4"APO与一个调整好光轴、达到热平衡后的C8比较,C8的解像力比较高是吗?
2、C8便携
3、C8廉价但素质比较高
4、与DOB比较,气流对C8镜筒的影响较小

頭像
Subaru
夸克星
文章: 6693
註冊時間: 週三 02 7月, 2003 19:27

文章 Subaru » 週二 22 7月, 2008 21:49

alex 寫:以上话我理解为:
1、大概一个高品质4"APO与一个调整好光轴、达到热平衡后的C8比较,C8的解像力比较高是吗?
2、C8便携
3、C8廉价但素质比较高
4、与DOB比较,气流对C8镜筒的影响较小
絕對係, 現時有好多高水準的高倍行星都係用C8影, 所以質素方面大可放心.

與4"APO比較, 反差方面會係折射鏡高d, edge effect也較強, 但如果用同一放大率看, 用C8會看到更多.

回覆文章

回到「廠製儀器 Factory Equipment」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