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天文台 (2) ---CK 天文台

自製和廠制天文台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私人天文台 (2) ---CK 天文台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0:50

私人天文台 (2) ---CK 天文台

2006年多個私人天文台正在或計劃蓋建中,鑑於有關資料異常貧乏,故特設專欄,希望大眾天文愛好者交換心得,
加快香港擁有搖控天文台數目.

最早自己設計和親手蓋搭私人天文台就是住在加拿大的CK,2001年做了一個約8x11呎的可移動上蓋天文台.

現貼上數幀照片給有興趣者參考: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Wongsir
19-2-2006

Edited.
最後由 Wongsir 於 週日 19 2月, 2006 22:33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0:52

CK 私人天文台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Wongsir
最後由 Wongsir 於 週三 09 3月, 2016 13:4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moebahydra
紅巨星
文章: 498
註冊時間: 週二 07 12月, 2004 12:11

Re: DIY 私人天文台

文章 Amoebahydra » 週日 19 2月, 2006 21:02

Wongsir 寫:DIY 私人天文台

最早自己設計和親手蓋搭私人天文台就是住在加拿大的CK,2001年做了一個約6x6呎的可移動上蓋天文台.
從門的比例來看,絕對不止6x6呎。相信有8x10呎吧!

頭像
universe24
中子星
文章: 1930
註冊時間: 週五 11 7月, 2003 20:11
來自: Malaysia

文章 universe24 » 週日 19 2月, 2006 21:05

在今年裡,我也將計劃建私人天文台,現時所面對的問題是roof off的整體高度應該是多高。由於牆壁的高度設定在5尺高,所以在配合整個建築的高度後,其屋頂的設計應該要如何,這就要特別想想了。所以希望能夠在論壇這裡吸取更多的例子...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15

我把2002年1月16日開始原載於Astrofarm網站
"可移動上蓋式天文台圖片"內有關Ck的天文台文章再貼上來給大家欣賞.


*16-1-2002
豆貓:
嘩. 好勁.
係師兄自己搭0架???
Wah:
我估係買返來的.

CK 答:

Wah:
又俾你估中,真係買翻嚟架.
D木、做地基果12M碎石、做太陽房D玻璃同做主力果2條工字鋁都係買翻嚟。我淨係用D螺絲將佢地串起來之馬

豆貓:
整個工程其實不單只是一個觀察站,其中包括有:
二樓露台及一條直通地面的樓梯,
一個以玻璃為天花的太陽房(solarium),
一個約1600呎的平台.及籬笆等
由於希望觀察站能和整個後園設計協調及美觀,所以在傍特建造一個花架型的乘涼間,並可將兩條工字鋁收藏起來.
設計部份由我自已完成,但實際工作,由於工程浩大,非我一人能獨力完成,所以在去年僱用二個工人及我本人合三人之力共十一個星期完成。而觀察室中的六套滑輪組件,及三副赤道儀的柱式接環均自己車制。
所以世上無難事,只要有決心,夢想必可實現。
如果大家有與趣,遲D再討論建造過程及設計要點.

*16-1-2002
Q:
Can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telescope in your observatory and how much cost on your project?

CK 答:

我枝 14吋鏡是Celestron 的折反射式,赤道儀是Edward R.Byers Co., 出品,用9吋鋼管柱式支撐。
枝6吋折射鏡就用 Losmandy G11。
枝8吋牛卡式就用 Astro 已改雙軸摩打的MEGA。
兩套S-Big ST-4自動追綜系統分別連接 C14 Byers mount及8" 牛卡個MEGA mount.

最近我通常使用C14直接焦點(3910mm)作深空天體攝影用,而8"牛卡則使用F4 牛頓及彗差僑正鏡作撮影用,而技6"折射就用作目視觀測,當其他兩副儀器正自動攝影時。
最近數星期由於 枝6"枝己拆下改裝中(重新車制主鏡座,對焦器及光柵等,己改用6" 馬蘇托夫式 MK67作日常目視觀測用.

整個後園工程人工約一萬七千多加幣,材料約三萬多元,合共約五萬五千加元。

Delphi, Wah:
剛和Wong Sir 傾左一陣,知你們醉心天文攝影,同我一樣發燒無藥可救。
我最近用18PSI, 35C hyper 左隻菲林,在我枝C14 F/11 時效果都不俗,而且對藍光都相當敏感。有冇興趣試下,我下星期做第二批時做多幾卷寄給你們。我在F11時都幾好,我想你們用F2.8 鏡頭效果可能............唔講得笑!
待覆

(1)......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22

...(2)

Q: Wongsir
18-1-2002

CK,
你用什麼方法令到屋頂在工字鋁軌上能滑動自如,
而平日又可以防止大風把屋頂吹到左右搖擺,
或強風把成個屋頂向上揭起來呢?
A: CK
Wong Sir:
唔好意思,昨晚和朋友去䏲星之後睡了十多小時現在才開機,現在才可覆你.昨晚天色是多倫多近數月來最好的,由於兩天前一場大雪後,氣溫急降至零下十多度,空氣中的水分十分低,天空異常清澈,黃昏的晚霞不是常見的橙紅色,而是帶紫藍色,所以馬上出發到另一天文同好的渡假屋觀星.
你的問題我相信大家也相當有與趣知道,而大家從網上己致書本上的移動上蓋觀察站均不是我這種設計.
而他們的設計大都十分簡陃,往往只用三條木方組合成簡單的U型路軌,而屋蓋則裝上數個膠輪.為防止屋蓋因大風而左右搖擺或什致揭起,他們通常用最簡單的方法,平時用縲絲將屋蓋鎖死,使用時才將屋蓋鬆開.但以我的經驗,在多倫多大風雪時,我兩噸重的JEEP也吹得左搖右擺,我實難以有信心區區數口縲絲能將面積百多呎屋蓋鎖定,而
且當觀察時,屋蓋打開,僅靠本身重量乘於一個四面無牆的支架上,如果突然一陣大風吹過,將屋蓋由下向上托起,它會否"GONE WITH THE WIND".
而且基於另一考慮,由於座蓋對於一間建築物來說並不單只為遮擋風雨.其另一重要作用為支持四面牆壁,防止扭曲變形,這一種情況就好像一個紙皮箱,當你用膠紙將它底面都貼好,它就會十分堅固。但如果只貼好底部,而箱面打開,你就會發現在加上小許外力後,它就會由原本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扭曲成平行四邊形。
以上兩點僅為屋蓋設計其中兩點力學注意問題,明天繼績整體設計問題 .


由於考慮活動上蓋的支撐及堅固要求後,最後決定使用"工"字型鋁質橫樑作為主要乘力.原因有四點:

1)由於它除了能負擔整個屋蓋重量,而它的金屬平面能提供平整及連續的工作面給滑輪組作前後雙向運動。
2)由於它的特殊外型,與我的滑輪組互相配合就可以不用螺絲將屋蓋鎖定在橫樑之上。
3)利用工字鋁"直"的部份與滑輪配合就可以產生路軌的作用。(詳細情況將在下篇,滑輪組設計及製作解釋)
4)利用工字鋁底部將觀察室及花架的入地支柱連結成一個更堅固結構,以增強抗扭力。(將在地基及結構篇詳述)

而我選用鋁作為主要元件,而非"工字鐵"主要原因當然是鋁保養簡單,不會生誘,不必油漆或加雪油潤滑。雖然上文常中提及的工字"鋁",實際當然不是鋁,而是鋁合金.普通鋁材質地較軟,就算能作托用,也絕不適合作為經常滾動的路軌之用。

現在市面通常供應的鋁合金主要為2000系列,5000糸列,6000糸列及7000系列四種(香港買到).

1)2000系列主要成份為銅及少量鎂,金屬強度相高達 62,000psi, 其機拭性能相等或超過中炭鋼的表現,可惜其抗氧化及抗腐性較弱,會出現變黑及白色結晶腐蝕現象,通常買到產品編號為 2024。
2)5000 系列以鎂為主要合金元素加上少量錳,抗腐性大大增加而銲接特牲相當好,雖然強度下降至33.000PSI,但引展性(Elongation)增加到18% 相當適合屈制鏡筒匝及銲接萬用板支架,常用編號為 5052。
3)6000 糸列以矽及鎂為主,強度中等 42,000psi,比2000及7000弱但又比5000強,但抗腐性最強,十多年前我使用6000系車制的配件,不用上光油,依然光潔如新。在這系列中又分為 T4 及 T6 兩個組別,T4 就是自然冷卻成形, T6 就就人工冷卻以消除內部應力。常用編號為 6061。
4)7000 系列以鋅為主,強度最高,達77.000 psi,主要為製造飛機材料,當然價錢最高。常用編號為 7075。

上述各種鋁合金中我最喜爰為 6000系列,所以工字橫樑我採用 6061 T651 4吋 x 4吋 20呎長 2條。
下次續談滑輪組製作


Q:豆豸苗
22-1-2002

ck 師兄為左做呢個觀察站, 莫講話要出錢, 就連金工木工0的細節都知道得咁清清楚楚. 勁呀!

完成個觀察站0既滿足感一定好大呢.

A:CK

豆貓:
其實我同你地一樣,都係"黃師傅"的徒弟.只不過我比你們早一些拜師入門,所以行快小小。
滿足感,我相信你完成自己第一枝望遠鏡,第一次在目鏡中看到影像時,那種喜悅及成就感豈是局外人所能領會。
我認為在製作過程,你們耗費數十工時,所花心血及毅力實難以用金錢量,所以我覺得一技自製望遠鏡完成,就好比十月懷胎產子,自已那枝無論如何都是最好的,你們是否同意呢?
我自已以前覺得天文望遠鏡是十分精密及專業的器,但完成第一枝6吋鏡後,所帶來的喜悅,令我不斷追求更大口徑,更完美像質,而一枝大口徑鏡又須要一副更大的赤度儀,更長的焦距,又要求更高精度電子及機拭追蹤部件,而對我來說自製及盡量將手上儀器改裝發揮到超水準,就是對自已的挑戰,。而我一直將自製儀器超越廠製品作為自己的目標,故此對光學,金工,電子及攝影仔細鑽研,希望充實自已。
所以我對一些天文界"百彈齋主"十分反感,他們總覺得自製儀器不入流,完全忽視一個做鏡者付出的心血,對於一個風餐露宿,通宵不眠的攝影愛好者的相片視若無睹。幸好在這個天文園地見師兄Wah,Delphi指導後輩,師弟妹間又互相幫忙鼓勵,大家又齊心建設天文農莊,你們要努力,加油!!


(2)....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24

今天續談滑輪組設計及製作
在觀察室共使用六套滑輪組,分左右兩邊,每條工字鋁有三套。
每套滑輪組使用二塊 7吋 X 8吋鋁板作支架,6 個 3吋 ABS樹脂膠輪即圖片黑色部份及4 套 棒型(roller)滾軸座(每套滾軸座裝有2 絛 2"x3/8" 雪弗龍roller)即圖片白色及銀色部份.

從相片中你們會覺整套滑輪組分為三部份,頂部為與屋頂橫樑連接部份,中部為重滑輪部份,底部為路軌部份。

頂部最簡單,每邊用二枝木螺絲相距5討和木樑連接,在二枝木螺絲中間低1吋小許有一枝三分縲絲。它有兩個作用:
1)利用二個內及一個外絲母,將二塊鋁板串成一個內等距支架。(提供同樣作用的螺絲共4枝,分別位於垂直對下2吋2分及左右二技3吋膠輪軸心)。
2)作為屋蓋與滑輪組接合組裝時的準直(Alignment),這一點非常重要。(詳細將在下一篇屋蓋建造及防水解釋)

中部重部份共使用4個3吋顎膠輪,以二前二後相距五吋及左右不等距方法組成,左右不等距就是前後兩組膠輪並非處於相同中軸線上,而是前一組貼左,後一組貼右,因此在工字鋁上大家均有不同軌跡,可以減少鋁材損壞機會。
到這裹你們可能有一個疑問,每個膠輪重達600 磅,為何使用四個一組,可否使用一個或二個?
我使用四個一組滑輪共24個作主力重,原因有二:-
1) 依然是重量,由於屋蓋除本身重量外,還要承擔冬季堆積在屋頂的降雪,通常為屋蓋重量的2-3倍,而眾多滑輪可以有效分散重量。
2)裝配問題,如果只使用一個滑輪,試想當屋蓋和滑輪組接合時一方面要注要屋蓋水平,又要小心屋蓋與工字鋁之間距離,更要兼顧三套滑輪平衡及準直,是相當複雜。
所以我先在機械工場製造,裝配,及用卡尺調教好各部份尺吋,由於四個膠論在路軌上己自我平衡,所以只須調教屋蓋部份的水平。

在滑輪組底部,每邊三套共裝有六套滑輪,組成路軌部份,首先中間同樣裝上三吋膠輪,它就和上面二組膠輪以倒品字型緊緊夾著工字鋁上橫的部份,如下圖:-

O O
------------------
O

所以屋蓋只能左右移動而不能上下揭起。而由於兩條工字鋁距離達8呎,而滑輪組與工字鋁的虛位僅為 1/4 吋,為防止屋蓋移動時左右不平衡而JAM 死,所以利用四組rollor以左右兩邊壓在工字鋁直立部份作路軌,而兩者間距離就以rollor 座螺絲,及絲母用遊標尺小心調準及鎖死。

由上面可見工字鋁上,底,及中部"T"字三個面均己使用,而令餘下底部一個面就可以作為用螺絲和屋架連接之用,(在 4吋工字鋁中,上下各3分厚共 6分,而膠輪高3吋,所以只要螺絲頭不高於 2分是不會妨礙滑輪組的運作。
所以整絛工字鋁除重外,每個面均有其獨特作用,真正的物盡其用。

成目得我講,無你地講,而家我又出翻個題目考下你地。,你估個屋蓋點裝上去?
各自發揮嚇你地D想像力,最好付注理由,下一篇開估。上文可能有貼士,仔細找些蛛絲馬跡。

**小小補充
上圖下面個圓圈應該在橫線中間,打的時候明明對好位,點知一submit 就側左一邊。**

(3)...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29

CK,
由我黃隆網站的網站精選內之天文望遠鏡製作專題內的"私人天文台"網頁內看到的----可移動天文台屋頂---基本上是原地搭建在路軌上.
相信你的也不例外吧!
但我覺得在地上做屋頂不是方便一些嗎?
是否吊一座預制好了的屋頂要準確地放在T字鋁軌上
有技術上的困難呢?


黃sir
25-1-2002


A: Ck
3-2-2002

昨天多倫多大風雪,一晚下了六吋雪,夾雜100km 狂風,連電線桿,麥當奴招牌及幾間新屋都吹倒,一輛在高速公路行駛中的汔車被大風吹倒的指示牌壓中,幸好我的觀察站上蓋依舊在原位,今天可以繼續談屋蓋建造。
WongSir 你估中一半,其實兩個方法都可以,在一些大批量建造的房屋,建築商會屋蓋,及其他部部份預先做好,然後在工地組裝。另一種方法是在原地建做,但所須工人技術較高,我見他們建屋蓋時,在離地三十多呎高度,一手拿木,一手拿風車鋸,就可以砌出屋頂,連分度計都不用,佩服!佩服!
我自問沒有這種技術,而在地面預制,可以控制精度,但又須要重型機械將屋頂吊起,所以我採用混合法,首先將主力承托屋蓋的六個三角型支架做好,然後放在滑機組上的橫樑,最後裝上屋蓋夾板。
為保證六個三角型支架的尺寸及角度一致,首先用miter saw 切出所須角度(由於角度可以預先較好,以後每次切割的角度也一樣)然後用G clamp將12 技切好的木條夾好,(我使用為木工用 5呎長的 G camp),將它們放上鋸床一次將尾部多餘的切去,所以組裝後的六個支架尺寸完全一樣。
準備好支架就可以開始建做屋蓋部份,首先用水平尺仔細安裝4吋工字鋁,然後將滑輪組導入路軌中,最後將2絛 2吋x4吋承力橫樑放在滑輪組上,而滑輪上最高一口縲絲就可以作為初步定位用,理論上:工字鋁處於水平,滑輪組又於機械工場仔細加工,承力橫樑應處於水平狀態,但橫棵長達12呎,還是小心一點好,首先將最右面穿一組滑輪的右面第一口螺絲上,但不要收緊,放上水平尺,然後到最左面第三組滑輪,小心上下移動橫樑直致水平,然後穿上螺絲,收緊,最後收緊餘下所有螺絲。
第二將預制好的三角型支架裝上橫樑,最後在支架上加上夾板,在夾板上首先鋪上防水紙,然後再鋪上香木(cedar),鋪的時後由屋蓋底部開始用上一層搭下一層50 percent 方法直鋪上屋頂,原理就像中國的瓦片一樣,但由於沒有中國屋頂圓柱型的瓦的導水作用,所以兩層cedar 間不但重疊而又左右交錯,就如砌磚一樣。
Cedar 是一種十分堅固的木材,它不但防水,防蟲,用作屋蓋可用四、五十年,如埋在地下作地基可以百年不變,所以這裏很多上百年大屋及教堂都是木造的。
而鋪在屋頂的防水紙,作用是防止大風時將水從cedar夾縫中倒流,而屋蓋用的夾板並非我們常用的三夾板,而是經防水處理的。


(4)....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35

CK,
屋頂做完,
我又要追問如果做地臺,
怎樣避免用鏡的人行走時震動到望遠鏡腳架?
腳架樁柱又要深入地下多少呎才可算穩陣呢?

黃sir
5-2-2002

A: CK
17-2-2002

Wong Sir:
落左美國幾天,而家先上黎農莊,首先恭喜你"心想事成",而各位同好就晚晚"dark skies",磨鏡就手。
關於地基問題,請容我一點點解釋:
1)因為多倫多冬天,溫度低於冰點,所以樁柱必須在冰線以下(即4呎以上)。否則冬天地下水份結冰,就會將椿柱從地下迫起。而夏天就沉回原位。
2)為了赤度儀的精確性,及防止使用者行走時引起的震動,我釆用地板分離式設計。
3)致於基座就今以C14為例,首先挖一個3呎x3呎, 4呎半深的洞,在地面用木板造一個二呎半高的模,放好鋼柱,度好水平,用木方固定位買,最後灌入水泥,待三天泥乾固後,然後除去所有臨時支架。
明天繼續寫實際工序。

由於屋地前身為農地,密度較低,而原建築商所建二樓露台就因樁柱下沉而傾斜,所以設計時就要特別小心,而最後決定採用最安全的密集樁柱式,每隔5呎一枝,而平台本身用三層支架以井字型互相緊扣方法連結。
首先用圖紙計出每枝樁柱位置,然後用線定出實際位置,因為面積太大,最闊處45呎,最長80呎,所以角尺及水平呎都不適用,量度直角就利用線及三角公式,三呎短邊,四呎長邊,五呎斜邊。而水平則利用長透明膠水喉,裹面注水,利用二面液面作為水平。定好樁柱位置,以噴漆作記號。
然後租一部鑽孔機,共須鑽90多個孔,該鑽以電油發動,鑽頭長5呎,10吋潤,手提式,不過要4個人手提。

20-2-2002
好辛苦鑽好D洞,就可以準備落樁柱,由於採用密集式,所以每枝樁柱受力較小,所以用 4吋 x 4吋就足夠有餘,而材料則便用"pressure-treadted wood" 這種木經壓力容處理,注入化學物質,不但防水,防蟲,而於戶外使用都不會腐爛,而價錢則為所有戶外使用木材中最廉價的。將樁柱放入洞後,小心核實位置,量好平水,然後用二絛木方以90度方向作臨時支架固定樁柱位置,最後灌入Pre-Mix 水泥,每條椿柱約用 2包半 30KG 水泥,由於不能保證每個洞深度相同,所有椿柱高度均比設計多出半呎,待水泥乾固後,拆去木方臨時支架,用注水膠喉度好水平,用墨線一彈(在這裏是用粉代替墨),然後鋸去多餘部份,而當最後裝面板都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雖然會浪費一些材料,但由於最後收口時,所有木材一刀切出,不但切口整齊美覲,而更可節省每條木量度再切的時間。
明天繼續!

26-2-2002
續上文

枝C14 到後,首先要解決是定位問題,我用2分鋁板燒焊一個3呎x4呎金字搭型底座,內藏四組用摩打升降的滑輪,而四角為直徑3吋的不銹鋼底座,而在天台樓梯傍另開一門,及以水泥做一斜面,平時整台鏡就放在這樓梯轉角小房,使用時就將鏡推出,到地面預先車好及固定地面的四塊不銹鋼餅,然後通電收起滑輪,整台鏡下沉,固定於原先的定位扳上。而使用完畢,反向供電,滑輪向下伸出,將整台儀器升起,我就可以將它推回貯藏室。由於不用每次校極軸,使用就更方使,只要好天,收工就乘船入大嶼山,第二日就早船返工。
雖然使用己十分方便,但又出現個間題當時估不到的,就是震動,原因C14焦距甚長,達3910mm,使用縮焦器後都有2500mm,所以輕微震動,都可以影響很大,震動來源主要有二個,第一個是人在天台走動,第二是風吹。
所以現在我的觀察室四面有牆圍起來,而整個觀察室無論地基,及地板均與赤道儀基座分離,所以任何震動都不會傳到赤度儀,影響追綜精度。
你計劃中的觀察站,建在什麼地方,如何建造,可以說出來大家研究。

(5)....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37

CK
10-4-2002

今日有空,可以繼續天文觀測站建做,上文講到固足樁柱。
雖然木柱己經防水處理,但為減少水分及冰雪破壞木質,所以在樁柱灌水泥時必須比地面高出三,四吋,以防止水分透入。完成樁柱就要做地面處理。
由於完成木台後,就會將四面密封,如果有野草在木台底部生長,將什難處理,而木台底部去水處理,也要小生以防黴菌生長。所以台底要做到通風,去水,植物不生,最重要是不要成為小動物的家。
我後園就經常有小動物到訪,在半夜睇星時就常之一家四口沅熊,在熊媽媽帶頭,三隻小熊大搖大把在我後園遊蕩。松鼠在夏天就日日都見到,記得初初搬入這兒,見有幾隻松鼠日日五,六點在窗台走過,再跑上二樓露台,重成日留低D食左一半的蘋果在露台。初頭就好得意,不過日日都一樣就有D奇怪,後來發現屋頂邊有一塊鋁片鬆了,一班松鼠就搬入所家,由於加拿大法例規定,我們不能隨便獵殺小動物,法例精神認為該等野生動物才是土地的原居民,由於人類遷入,而引致它們無家可歸。所以屋主要請專家將該等野生動物捕捉,然後放回適合它們生活的大自然。上次三隻松鼠就收左我二百幾蚊加幣,不過我不是最慘,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我下二條街,他的Desk 底有一窩狐狸,原來狐狸好靚,只要不在自己家裡。加拿大不單人權被重視,連野生動物的權利也被重視,舊年有一單新聞相當有趣,由於我居住這區,一直有大量天鵝居住,所以夏天於公園及路傍常有一群天鵝父母帶領它們的子女四處觀光,我們都見怪不怪,(我女兒學校草地就有一群等學生小息取食物),但舊年夏天一群天鵝父母帶著它們剛出世的子女到 HighWay 遊覽,最後要警察封路,得該等父母子女遊覽完畢才重開HighWay。一隻雀都冇死過,這就是加拿大。寫左好多題外話,下次再談地面處理。

(6)...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50

9-5-2002

其實我夢想的生活並不只是這樣,屋後園的觀測站也只是過渡性質。我希望能在雷灣附近的湖邊買一幅地,建一間平房,二樓建一個圓頂觀測室,內裝上早年和WONGSIR 合資購買的22吋鏡。屋外有一私人碼頭直達湖邊。
夏天就釣魚,秋天就對住滿山楓葉,楓葉最漂亮並非全是紅色的時後,而是在夏末秋初,有些己轉色,但又未轉完,橙色,黃色,紅色,綠色,加上棕色樹幹,倒影湖中。晚上一面聽古典音樂,一面睇星,加一枝紅酒,人生尚有何求!!

CK

(7)完

-----------------------------------------

編後感

CK,

湖中起天文台原來已是多年前舊事和夢想!!
文章竟要由astrofarm再轉貼,
唉,回頭一看,世事變幻無常.

師徒關係能夠係持20多年,真難能可貴.
望不久能與你把酒湖中觀星賞月.


Wongsir
19-2-2006
最後由 Wongsir 於 週日 19 2月, 2006 22:1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Wongsir
壇主
文章: 3991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2:03
聯繫:

Re: DIY 私人天文台

文章 Wongsir » 週日 19 2月, 2006 21:54

Amoebahydra 寫:
Wongsir 寫:DIY 私人天文台

最早自己設計和親手蓋搭私人天文台就是住在加拿大的CK,2001年做了一個約6x6呎的可移動上蓋天文台.

從門的比例來看,絕對不止6x6呎。相信有8x10呎吧!


Sorry, most probablly you are right.
I have to ask Ck for this.

Wongsir

CK
紅巨星
文章: 467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4:22

文章 CK » 週日 19 2月, 2006 22:21

Amoebahydra 兄

你真好眼力,是 8 x 11 呎。

ck

CK
紅巨星
文章: 467
註冊時間: 週六 28 6月, 2003 14:22

文章 CK » 週日 19 2月, 2006 22:26

WongSir

文章本原表於你的舊網站,以對答形式編寫,轉移到此,有些遺失,有些離題,有時間都要整理下。

ck

Amoebahydra
紅巨星
文章: 498
註冊時間: 週二 07 12月, 2004 12:11

文章 Amoebahydra » 週日 19 2月, 2006 22:30

CK 寫:Amoebahydra 兄

你真好眼力,是 8 x 11 呎。

ck
哈哈!早該算準黃金定律1:1.414,就是8x11'。但懶了一點,就用了相紙的8x10比例,故此失準。

回覆文章

回到「天文台 Observatory」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 位訪客